磧口自古繁華
□ 本報記者 梁瑜
黃河,這條源自巴顏喀拉山脈的涓涓清流,一路歡歌一路向前,過川甘,經寧蒙,汲天地之精華,取日月之豐神,在闖過數十處雄灘險隘之后,變作一條浩蕩黃龍,轟隆隆地穿進晉陜大峽谷。在炎黃子孫駕馭舟楫從事河運的數千年以來,這里一直被稱為“黃金水道”。
磧口,就位于這條“黃金水道”的中段,西通秦蜀,北達包頭,是連結西北的樞紐。磧口東南二百米處,黃河與湫水河在此交匯,波翻浪滾,水煙空濛,這里即是黃河“二磧”所在,是黃河在山西境內僅次于壺口的大磧。
古鎮磧口的興隆首先得益于二磧,這里有黃河和湫水的共同恩賜。明季以降,那一條條滿載西北糧食、油料、食鹽、皮毛、藥材的大木船在到達磧口時,畏于二磧的驚濤駭浪,船家不得不靠岸泊船,或找當地“老艄”掌舵過磧,或干脆就地卸貨,以比較低廉的價格賣給當地商家。長此以往,磧口,這個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商埠就漸次形成了。
磧口原先并不稱為“鎮”。被稱為“鎮”的地方實際在磧口以北二三里地的侯臺。最早的磧口只是作為一個“純粹”的碼頭而存在,然而,作為一個水旱碼頭,磧口在北方經濟發展史上的地位卻毋庸置疑。
民國六年《臨縣志》記載:“磧口鎮,臨縣之門戶也。縣境萬山羅列,惟湫水由磧口達河。磧口雖無津度,而沿河津渡十三處,必須取道于此。”
其實,豈止是本縣境內十三津度必須“取道于此”,在那個陸路交通欠發達的年代,從陜西到內蒙古,再到青海、甘肅、寧夏,沿河津渡上百處,大批貨物要南下再東去,磧口也都是必經之地。
據民國六年《臨縣志》載:“磧口鎮,東行十里日樊家溝,又東三十里日南溝鎮,與離界牙錯。又東三十里曰梁家岔,為磧口東通離石孔道。”那時陸路運輸靠的是驢騾和駱駝。成百上千的驢騾和駱駝經離石,過吳城,到達汾州府后,或向南或向東,即可穿行大半個中國。如此,磧口,以其百川歸海、淵渟岳峙的氣度,自然成為一座承東啟西的商埠重地。
那么,磧口又是何時被稱為“鎮”的呢?民國六年《臨縣志》記載道:“磧口古無鎮市之名,自清乾隆年間,河水汜溢,沖沒縣川南區之侯臺鎮、并黃河東岸之曲峪鎮,兩鎮商民漸移居積于磧口,至道光初元,商務發達,遂稱水陸小埠。”又乾隆二十年《重修黑龍廟碑記》云,其時磧口“境接秦晉,地臨河干,為商旅往來舟楫上下之要津也。比年人煙輻輳,貨物山積”。也就在此時,民間就有了“馱不完的磧口,填不滿的吳城”之說。
“人煙輻輳,貨物山積”是怎樣一幅情景呢?可以想象,那時的磧口碼頭,每日里一定是船筏如云,人頭攢集,北路貨要此處從船上卸下運往貨棧,南路貨要從貨棧運來裝到船上。南路貨大都是布匹、綢緞、工藝品、日用雜貨,加上本地產的瓷鐵、煤炭等等,都要從磧口運過河去,再由驢、騾、駱駝運載,輸往西北各地。那時磧口鎮三條主街十五條山巷的規模已經形成,三百多家店鋪招牌鮮亮,門面堂皇,每一個店鋪門首全都懸掛著大紅燈籠。平日里,這些街巷已經足夠繁華,而每逢五天一次的集日里,更是人如潮涌,摩肩擦踵,家家店鋪開門迎客,數不清的小商小販見縫插針,將各自的貨攤擺在街道兩邊的高圪臺上,各個小巷角落無不被擠占得滿滿登登。
到處是討價還價、叫買叫賣的市聲,到處是各種色彩與各種氣味的喧囂。那時的磧口,幾乎就是一個“不夜鎮”。拉運貨物的驢騾駱駝白天無法通行,只能趁夜出貨入貨,夜色中,牲靈走動的踢踏聲,各種粗細的鈴鐺的合奏聲,趕腳漢子們高一聲低一聲的吆喝聲,匯合在一起,撞碎了磧口人的清夢,也迎來了磧口一次次初升的朝陽……